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多元化保护 多方位协同 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密织多元共治“解纷网”
发布时间:2024-1-17 09:11:46    点击:598次    [关闭本页]

    为高效、便捷、低成本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树立调解新理念,构建调解新格局,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化解纠纷模式,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在完善机制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强化调解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出新时代鹤壁“枫桥经验”。

    一、统筹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布局,提高解纷发力“精准度”

    一是“三级”联动畅通解纷渠道。推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在全市各市场监管所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工作站56个,选派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员,充实维权站工作力量;在区一级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拓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解决渠道实现市、县(区)、乡(镇)三级区域全覆盖。

    二是智慧平台提供便捷服务。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设立知识产权纠纷线上调解工作室,选派14名市场监管局基层兼职调解员入驻平台进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对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权属纠纷等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三是建立机构应对海外纠纷。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河南分中心鹤壁受理处在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正式挂牌并运行,成为河南省第一批市级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受理服务机构,指导全市90余家开展海外贸易的企业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强化调解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调解工作“专业度”

    一是人才化牵引。向社会招募22名由律师、企业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公职人员等组成的人民调解员队伍,为知识产权多元化解机制提供组织和队伍保障;征集产业技术类专家、知识产权类专家、经济管理类专家共8名,充实壮大智库和人民调解员队伍,为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专业化支撑。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通过集中授课、线上授课、经验交流等形式,重点开展法律政策、调解技能、专业理论等方面培训,切实提高了调解员的法律素养、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

    三是制度化保障。加快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深入探索“调解+司法确认”“调解+仲裁”等组合式化解矛盾纠纷方法。与鹤壁仲裁委签订仲调合作协议,建立知识产权仲裁员队伍,构筑“仲裁+调解”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模式。构筑“法院与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诉调对接模式,运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高效解决纠纷案件,建立了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机制。

    三、探索“服务+治理”服务模式,提升调解服务“美誉度”

    一是线上指导,实现信息协同服务。探索构建“互联网+纠纷化解”的新模式,利用“质汇通平台”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调解主体的有效协同、调解数据的相互融合以及“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使各类调解主体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将调解资源推至工作第一线。

    二是关口前移,深入开展排查化解。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召开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座谈会,收集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和困难,优化政策措施,精准提供服务,开展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诉前调解工作。积极开展质押融资宣传,企业核心技术专利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及维权援助实务培训等,切实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利用保护意识。

    三是全线把控,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建设,出台《关于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持续发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提示和预警提醒”,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工作;联系海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走出去”企业应对海外纠纷提供支持和指导;组织专家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从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三个维度为企业提供系统支持,助力我市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CopyRight © 2020-2026  鹤壁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鹤壁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淇滨大道213号   邮编:458030   电话:0392-3267612
   邮箱:hbsyhyshjbgs@126.com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0030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