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区以创建最优营商环境为目标,持续优化营商“微环境”,着力实现营商服务有创新、企业服务有解决、作风效能有提升、不断为市场添活力、为群众增便利。
一是定期走访,拓宽服务维度。充分利用辖区商户多且分布聚集的特点,把辖区商户门店纳入网格化管理,每月通过走访和电话联系等形式及时了解商户情况,建立“一对多”联络机制,对辖区商户签订服务协议、门前“四包”责任书,明确社区服务和商户履行事项,定期开展走访,由街道、社区干部带头坚持每日向企业、商户了解经营情况,建立联系台账,配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安全巡查,为商户安全保驾护航。共开展走访活动1500余次,签订服务75份,完善走访联系、贴心关爱等制度20余项,帮助商户解决问题15件次,截至目前没有发生企业商户投诉情况。
二是助企帮扶,增强服务力度。街道办组织人员认真排查辖区内赋闲在家的劳动力,登记失业、就业困难群众,因需施教,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做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开通“线上+线下”就业信息直通车,通过网格微信群、公示栏等方式搭建就业创业信息共享平台,做好招工用工信息发布,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就业难题,提升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信心。截至目前,建成1个青年会客厅,帮助15名大学生办理创业手续,发布用工信息8000余条,招工链接点击量达5万余次,帮助204名群众实现就业,开展各类就业培训8场次,帮助20名群众获得技能证书。
三是补齐“短板”,提高服务精度。围绕商户生产经营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主动对接人社部门,构建新业态新就业和谐劳动关系,聚焦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严冬能取暖、酷热可纳凉、渴了有水喝、累了歇歇脚”的需求,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集党建引领、温情关怀与社会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暖心驿站”。将新业态就业群体中的先锋因子吸纳为社区治理“流动哨兵”,配合城管、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督促企业商户诚信经营,杜绝虚假广告、出售“三无”产品,有效维护门店市场秩序,为创建优化营商“微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截至目前,“暖心驿站”共服务新业态就业人员2900余人次,解决各类问题740余件,吸纳新业态就业群体96人组建“流动哨兵”先锋队。
下一步,山城区将继续发挥服务专员作用,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各类惠企政策落地生效,同时,进一步发挥“暖心驿站”平台枢纽优势,积极招引吸纳优秀人才和项目,为其做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助力山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20-2026 鹤壁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鹤壁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