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实施以来,鹤壁市以便民利企为宗旨,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盯“三个维度”,优化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延伸服务举措,推进数据集成化、流程便利化、渠道多元化,探索“互联网+不动产服务”模式,拓展“不动产登记+”业务范畴,树立了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的“鹤壁品牌”。
以关切民生为导向,登记服务“增温度”
鹤壁市坚持“问需”“问计”“问效”于民,推出不动产“家门口办证”、“带押捷办”等一系列举措,切实将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改革作为惠民利民的事办实办好。
推行不动产“家门口办证”,提高登记便利度。在全省首批搭建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平台,完成与国家、省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移动办证设备等技术和硬件,主动与开发企业、金融机构、基层对接,推进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实现“就近办”。截至目前,已累计为20个小区、2986户群众完成登记发证,减少提交材料20000余份。
推出“带押捷办”,解决抵押房产过户难题。将不动产固定地理信息作为唯一的识别标志,赋予永恒“身份码”,代替不动产权证序列号,解决了过去因权属变更序列号变化产生的抵押权“悬空”问题,银行免费设立监管账户,划转交易资金,清算贷款,交易房款闭环管理、全程安全控制,避免 “一房二卖”“解押不回款”等风险。截至目前,鹤壁市已办理不动产“带押捷办”151件,减少过桥资金约7145万元,节省交易成本约226.5万元。
以提质增效为导向,登记质量“提速度”
紧扣“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改革要求,鹤壁市积极探索“一体化、智能化”服务模式,开展“交房即交证”、抵押登记“数智化”办理等,不动产登记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
开启“交房即交证”2.0模式。将竣工验收、规划核实、不动产登记等20多项业务整合为“一件事”,围绕“一件事”再造流程,实行并联审批、联合验收、限时办结,大幅缩减群众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时间。同时,将办证服务点前移至开发企业的售楼部,购房人不出售楼部,从选房、签订合同、合同备案、办理登记、缴纳税费到领取证书、水电气暖开户过户等全流程业务,都可实现网上办理、远程审批,开启了交房即交证“2.0”模式。截至目前,鹤壁市永和里等15个新建小区实现“交房即发证”、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5161本。
开展不动产抵押登记“数智化”办理模式。与中原银行深度合作,携手推进政务服务与金融数据的融合共享应用,在市本级全面推行“规范化、无纸化、电子化”办理,开启了“政银合作”智慧抵押新模式。通过充分利用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等技术,进一步精简抵押登记材料,从外网申报、内网审核,到网上缴费,再到生成电子证明、形成电子档案,不动产抵押全流程实现“不见面”“电子化”线上办理。截至目前,中原银行APP端已办理各类抵押业务198件。
以开拓创新为导向,登记应用“拓广度”
突破思维定式推进工作,通过改革增加内生动力,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其他部门推动信息共享,打好“联合牌”,实现“一码管地”、“无感过户”等,拓展登记成效应用场景范围。
推进“一码管地”改革。将不动产单元代码作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土地出让、不动产抵押登记等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标识,基于智慧鹤壁时空大数据平台系统成果示范应用,以不动产单元代码为“标识码”,关联规划审批、土地出让和不动产交易登记等土地资源管理各业务环节,形成土地管理全生命周期信息链条,实现智慧国土、城市规划等数智化管理,助力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今年以来,已对建设用地审批28个项目、100个地块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34个项目、34个地块完成赋码。
推动不动产“无感过户”。升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系统功能,将小区(区域)名称、位置、门牌号码等信息,通过不动产单元号与水电气暖民生事项要素信息“一码关联”,即时推送共享至水电气暖供应机构,实现水电气暖过户业务“协同办理、无感过户”。目前,已办理不动产“无感过户”63件。
CopyRight © 2020-2026 鹤壁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鹤壁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