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市人社局:筑巢引凤聚才引智 全力打好博士后引才工作“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4-9-2 11:16:52    点击:514次    [关闭本页]

近年来,鹤壁市人社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求,博士后科研平台建设和博士后人才招引作为凝聚创新要素,促进产业链、技术链和人才链有机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招,全市博士后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鹤壁市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排全省第6,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个,覆盖了电子电器、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镁基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目前在站35人,历史最高,招引完成比率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三。博士后人才在站期间共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65项,11人获国家和省级资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专利授权65项,博士后人才已成长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一)持续扩大博士后科研平台整体规模。平台设立备案制改革为契机,聚焦我市四优三新主导产业,最大限度增加博士后科研平台数量,力争推动新设立一批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为博士后人才招引搭建更多平台。一是加强部门联动。主动与科技、工信、发改等部门对接,了解全市建有市级以上科研平台企业底数。深入县区对科研实力较强的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人才队伍现状、科研条件、申报意愿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动员。二是深入宣讲发动。线上与线下结合,对博士后平台申报条件申报流程、博士后招引进出站工作流程扶持政策等大力宣传,提升企事业单位对博士后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政策知晓度,激发申报积极性。三是服务指导推动。重点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建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的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宣传指导。2024年已完成12家单位申报设立创新实践基地,申报数量创历年最高。正在对照基本条件和推荐条件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迎接省博管办实地复核。

(二)持续推动博士后科研平台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设站单位的主体作用,推动博士后平台规范化建设,为博士后人才招引培育搭建桥梁。一是指导设站单位建立博士后工作管理机构,配备专人负责。积极组织负责人参加博士后工作培训,提升平台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二是推动设站单位落实好博士后管理制度,完善博士后招收、培养、考核、服务等制度和措施,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三是鼓励设站单位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改善在站博士后办公条件和科研条件,大力支持博士后开展项目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四是完善后勤保障。各县区、设站单位要认真落实好博士后人才的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社保、医疗、安家补贴等服务,让每个进站博士后工作有尊严感、创新有获得感、身份有归属感、奉献有成就感、生活有幸福感,增强博士后人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的积极性。

(三)持续提升博士后人才招引培育质量。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加强政企协同,多方面同时发力,全方位支持博士后潜心科研,多出成果。一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瞄准重点大学的高层次创新型青年博士,建立健全更具竞争力的博士招收引进机制,提升招收质量,增加招收数量。二是引导设站单位提高博士后人才招引培育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博士后招收意愿,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引导设站单位组织博士后人才开展科技项目对接、学术交流等活动,鼓励设站单位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博士后集聚鹤壁。三是强化对博士后人才的跟踪服务,利用重要节日,采取座谈、慰问等方式加强同博士后人才的联系,不仅引来博士后的“人”,更从情感上留住“心”,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到我市落地转化。

    下一步,鹤壁市人社局将以博士后引才工作为切入点,不断促进产业链、技术链和人才链的有机融合,指导设站单位做好服务保障、资金使用监管和项目管理考核等工作,引导博士后人员不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全力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CopyRight © 2020-2026  鹤壁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鹤壁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淇滨大道213号   邮编:458030   电话:0392-3267612
   邮箱:hbsyhyshjbgs@126.com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0030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