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助企法律特派员工作站”揭牌仪式在人工智能产业园内举行,标志着示范区司法分局与区工业信息化局共建的“助企法律特派员工作站”正式启用,让企业在园区内就能享受到专业化、精准化、便利化的公共法律服务,这是鹤壁市司法行政系统推进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一个生动事例。今年以来,市司法局示范区分局围绕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任务,优化服务,多点发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印发《示范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台账(2023—2025年)>》、《2024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要点》等文件,规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执法办案等工作,深入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二是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执法专项整治活动和执法监督检查、案件评查、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等工作,纠正执法主体错误和行政不作为等问题,有效规范行政执法,降低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现象发生。三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严格亮证执法,对新申领人员开展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律知识测试,组织其参加行政执法证件考试,全员通过考试。
二、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一是加强普法队伍建设。统筹“八五”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法治副校长、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六支队伍,在法治宣传、政策解读、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民意收集等方面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古城街道聘请6名法律顾问,通过举办法治讲座等方式,定期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将法律知识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二是丰富普法活动内容。开展“志愿普法基层行法治教育进万家”活动50余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76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5000余份。围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社区矫正法、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扫黑除恶、校园霸凌”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余场,营造了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三、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一是健全调解组织。优化调整区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领导小组,新设立4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统一规范村居人民调解组织标识,23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部统一挂牌,把调解室建到居民家门口。二是筑牢基层“第一防线”。实行排查、研判、化解、回访“四清单”管理,推动矛盾纠纷化解“闭环”运行。严格落实“两排查一分析”,坚持集中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普遍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分析研判,突出化解效果导向,确保“事”“心”双解、案结事了;对已化解处理的矛盾纠纷建立回访清单,逐一落实回访,督导落实,做到纠纷不反复、工作不重复。三是强化“四调对接”。创新“访调对接”、“人民信访+人民调解”新模式,实现司法行政、信访无缝衔接。通过依法引导、精准分流、就地调处、联合化解等不同方式,将矛盾纠纷多元导入,一体受理,让群众“最多跑一地”“最多跑一次”。累计调解案件27件,涉及金额75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98.5%。
CopyRight © 2020-2026 鹤壁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鹤壁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