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省内经验

省内经验

漯河:“四个强化”稳步推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6-12 17:15:38    点击:45次    [关闭本页]

为进一步满足漯河市工业企业绿色升级、农业领域绿色发展、能源体系绿色转型、绿色交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融资需求,漯河市以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为重点,坚持靠前发力,紧抓碳减排支持工具等金融政策的落实,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2025年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54.56亿元,较年初增长29.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8个百分点。

强化政策引领,推动系统谋划和统筹协调。坚持高位推动,以系统谋划和多角度统筹促进漯河辖区绿色金融工作做深做实。推动市政府出台《漯河市推进绿色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成立市级工作组,强化协调联动,推动政策落实,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绿色金融工作。探索专班推进,行内适时调整绿色金融工作专班成员和职责,持续落实落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指导辖内银行业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保障,制定细化目标和工作方案,形成了上下“一盘棋”的工作局面。建立工作简报制度,创设《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动态》,通报绿色金融领域支持情况和最近政策精神,加强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强化体系建设,提升机制效能和服务水平。坚持从服务体系建设入手,通过开展绿色金融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对照评估指标导向要求,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扩大全市绿色金融总量。制定辖内金融机构对绿色贷款差异化政策,完善绿色信贷管理制度,辖内开展绿色信贷的11家金融机构均设立了绿色信贷工作专班或绿色信贷业务推进小组。引导各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网点,如中国银行舞阳、临颍两家支行为中国银行总行级“绿色金融特色网点”,工行在源汇区和郾城区设立两家“商事登记企业一站式服务”网点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目前,全市银行机构从事与绿色信贷业务相关人员超过500人,绿色金融服务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强化项目支撑,加强清单建设和工具运用。加强部门的工作联动,定期梳理全市绿色低碳项目清单推送至金融机构,确保应贷尽贷。组织召开绿色项目融资对接会,推行重大项目主办银行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瞄准我市氟硅、铜基新材料等先进产业集群和“11+8”重点产业链,建立审贷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和审查,更好满足绿色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工具支持法人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积极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撬动作用,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信贷支持。截至4月末,已为12个绿色项目投放贷款2.65亿元,全市绿色低碳转型项目贷款余额38.77亿元,同比增长64.9%。

强化产品创新,促进宣传推广和增量扩面。组织金融机构梳理绿色金融产品,形成“产品清单”,编制《漯河市绿色信贷融资产品手册》,详细列明产品特点、贷款额度、利率区间、申请条件,为企业提供“看得懂、选的准、用的上”透明化融资指南。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围绕我市生态循环农业、工业绿色改造、服务业绿色转型等重点方向,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企业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积极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碳排放权、污染物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加大首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创新运用投贷联动、银保合作等多种手段,增强绿色信贷投放广度、深度。中国银行漯河分行推出“绿色供应链融资”和“绿色项目收益权贷款”等特色金融产品;中原银行漯河分行推出的“原银绿金”产品体系提供涵盖融资、投资、普惠、产业链和融智五项专属产品服务。临颍农商行创新推出绿色信贷产品,建立“ESG+财务”双维度评估体系,将企业碳排放强度、环保合规性纳入授信审批指标。


CopyRight © 2020-2026  鹤壁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鹤壁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淇滨大道213号   邮编:458030   电话:0392-3267612
   邮箱:hbsyhyshjbgs@126.com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0030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