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鹤壁经开工业软件产业园内,河南梦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云智能”)的实验室里,公司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硕士闫秀鹏正带领团队优化由他们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镁合金AI无人机核心算法。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无人机灵巧转动的机翼,不仅是企业二次创业的生动注脚,更折射出开发区以优质营商环境为土壤,助力企业从智慧矿山到低空经济转型跃升的生动实践。
2018年,梦云智能创始人、北京大学硕士唐小青将创业坐标锁定在鹤壁,“看中的是家乡深厚的煤炭产业基础可以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绝佳的应用场景,并且家乡有着优越的营商环境。”谈起创业初衷,唐小青回忆。营商环境的核心,在于为企业提供成长沃土,鹤壁扎实的煤炭产业根基,为梦云智能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天然试验场。在这里,这支“清北”团队聚焦煤矸石智能分选,凭借自主研发的AI算法,成功推出了核心产品——煤矸石智能分选设备,煤中选矸综合精度达到98%。相比行业内其他分选方式,如手选、重介质分选、X光射线识别分选等,梦云智能研发的煤矸石智能分选设备集智能识别、机械分选、自动控制于一体,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占地小、布置灵活、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优势,顺应了市场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后获得4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在山西、河南、陕西等煤炭主产区打开了市场。这背后离不开开发区对企业的支持与鼓励。
“只要具备技术硬实力,精准把握市场的真需求,解决真痛点,无论何时进场,都能够获得市场认可!”梦云智能无人机业务板块的发起人闫秀鹏回答道,从大背景看,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潜力巨大;从小视角看,公司在智慧矿山领域积累的技术,恰好为无人机研发提供了“迁移资本”。“更为关键的是,鹤壁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给了我们灵感。”闫秀鹏说,当前,我区蓬勃发展的镁基新材料产业为梦云智能的转型送来了“东风”:镁合金比铝轻、比塑料强度高、比碳纤维成本低的特性,非常契合无人机“轻量化、长航时、高强度”的要求,而且我区成熟的镁精深加工产业链、搭建的诸多无人机应用场景,更是为产品落地提供了营商环境“近水楼台”的发展优势,也让这支“清北”团队捕捉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
在梦云智能的无人机展厅内,已经完成小规模试制的多款无人机整齐排列。“这架组装完毕的无人机,机身部件的原材料是明镁科技提供的高性能镁合金,高倍率锂电池来自诺信电子。待我们充分验证组件技术性能,并完成整机设计、AI算法的可靠性测试后,无人机就能应用到交通事故处理、河道巡检等场景中。”闫秀鹏说,梦云智能的转型之路绝非“单打独斗”,而是上下游企业的耦合发展,形成了“核心技术+本地配套”的协同创新模式。梦云智能将智慧矿山领域积累下的高精度三维建模、AI视觉分析、智能载具自动化系统三大核心技术成功迁移到无人机平台。高精度三维建模提高目标物数字化重建的精准度,AI视觉分析实现对目标物的智能识别,智能载具自动化系统让无人机具备自主执行任务能力。产品小规模试制成功只是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以AI集控指挥平台、特种无人机和业务传感器、智能无人机机场(巢)为核心的空天政务系统,开辟‘无需专业飞手操作、7×24小时无人执勤’的空天政务新模式。”闫秀鹏信心满满地说,用户采购后,设备可依托AI算法自主完成航线规划、目标识别、任务执行等复杂操作,实现“开箱即用”。这让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势持续迸发,为开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梦云智能的二次创业,不仅是加快产业高质量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的集中体现,也是产业向高端迈进、产品向终端延伸,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生动实践,更是开发区营商环境“培育创新、护航转型、激活生态”的鲜活样本。在这里,优质的营商环境不仅是企业生根落地的“梧桐树”,更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催化剂”!
CopyRight © 2020-2026 鹤壁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鹤壁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