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协同实践案例的通报》,鹤壁市淇县工商联“构建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被评为典型案例。
鹤壁市淇县工商联充分发挥与民营经济人士联系紧密的独特优势,联合县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安局、人社局等司法执法部门,共建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一、深化商会调解,降低企业解纷成本。成立淇县商会调解中心,全县各商协会会长和3名优秀律师共22人担任调解员,采用委派调解、委托调解和联合调解等模式,开展涉企商事纠纷案件的诉前调解工作。建立“法企直通车”沟通联系机制,制定联席会议、协同调研、信息共享等9项制度,及时解决企业诉求、商事纠纷、新类型案件等问题。线上商会调解平台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完成对接,实现商会调解和司法确认的线上线下联通互认,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累计调解企业纠纷案件32件,成功30件,有效将涉企纠纷化解在诉前。
二、推进守法经营,提高企业治理能力。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企业需求,针对性开展“送法入企”活动,联合县检察院走访企业100余家,上门宣讲涉企法律知识,增强企业法律意识。建立联络统筹、服务专员、诉调对接3项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长效机制,分析研判企业经营风险点,通过法律咨询、风险提示等方式,促进企业守法经营。常态化开展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专题讲座,为企业进行守法教育、风险预警、法治体检等,将法治建设从违法犯罪的“事后”向“事前”推进。
三、维护治安秩序,守护企业平安发展。向企业委派“警务专员”、设置警务点,制定服务企业十项措施、便民利企“六个一”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10多个专项文件,建立畅通的警企协作机制。先后实施“雷霆·护企”系列行动、企业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积极摸排企业潜在的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400余件,将不安因素化解在萌芽阶段。定期开展送法进企业、反诈宣传、服务企业座谈会等活动,教育引导企业合法经营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122个。
四、精准法律服务,增强企业法治意识。全县2家律师事务所与各乡镇(街道)商会建立联系合作,14名律师为商会会员企业合规管理及风险防控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组建公司法学事务团队,举办专题讲座15次,提供业务咨询480余次,讲解法治环境、权益维护、风险防范等方面法律知识,有效提升企业家的法治意识。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40次,分析法律风险48个,出具法律意见书45份,做到“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推动企业守法经营。
五、解决劳动争议,促进企业劳资和谐。全面推行“风险告知”制度,力促当事人双方及时、正确、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向企业讲解常见的知识盲点和认识误区,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引导企业主动开展争议预防化解工作。开展劳动争议案件联合调解,结合以往典型案例释法明理,促使双方互谅互让,受理的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确认劳动关系等89起案件中,调解结案19起,裁决结案49起,撤回申请21起,切实保障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20-2026 鹤壁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鹤壁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